网站地图 | RSS订阅 | 邮件订阅 | 本站微信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 - 白血病中医治疗,为白血病患者提供最全面周全的白血病治疗预防资讯
你的位置:首页 » 白血病最新医疗进展 » 正文

PCR检测儿童微小残留白血病

2010-7-24 14:47:40 | 作者:yatao | 0个评论 | 人浏览

PCR检测儿童微小残留白血病
微小残留白血病(minimal residual disease, MRD)是指白血病经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,骨髓中仍存在形态上不能检测到的白血病细胞,是引起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。准确测定MRD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。目前用于检测MRD的方法有核型分析、荧光原位杂交(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, FISH)、流式细胞术(flow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, FCM)、Southern blot和PCR等,不同方法各有利弊。核型分析、FISH、FCM和Southern blot等的敏感性分别为10-1-10-2、10-2、10-3-10-4和10-1,难以满足对MRD诊断的需要,且都存在或操作费时,或费用较高,或对样本要求较高等不足之处。相对而言,PCR检测MRD的敏感性可达10-4-10-6,且具有快速、特异、简便、经济、样本量少等优点,因此用于MRD检测独具优势。本文综述PC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MRD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。

初诊白血病靶分子的初筛——多重PCR

在白血病初诊时筛选肿瘤标志,可作为MRD追踪的靶目标。而肿瘤标志的筛选需考虑样本用量、费用、效率等问题。多重PCR(multiplex PCR)是在同一试管中加入多对引物,扩增同一模板的几个区域,可一次性筛选出目的DNA,具有检测的覆盖面较广、效率较高、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,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此法作为白血病肿瘤标志的初筛。

多重PCR初筛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经发现的、与白血病相关的融合基因有50多种,由于其在白血病的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,因此可作为白血病初筛及MRD追踪的标志。融合基因在各种白血病中的发生率: 在急性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(preB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, preB ALL )中为40%-50%,在T淋巴细胞白血病(T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, TALL)中为10%-25%,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(acute myeloid leukemia, AML)中约为30% [1]。

Pallisgaard等建立一种逆转录多重巢式PCR(multiplex RTPCR )方法。他们设立了8个PCR管,进行逆转录多重巢式PCR,用于筛选急性白血病中29种染色体易位(超过80种融合基因)。样本包括102例AML、62例儿童ALL患者的冻存或新鲜骨髓和外周血。结果显示: 44% AML,45% ALL患者融合基因阳性,而在融合基因阳性的标本中33% AML及47% ALL用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不能检测出来。

Olesen等[2]用逆转录多重巢式PCR和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同时检测了AML、ALL等共328例病人的骨髓和外周血标本。结果显示: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25%,细胞遗传学检测阳性率为15%;在88例儿童标本中,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的占28%,但其中16%核型分析并没有发现染色体易位,而是检测出另一些染色体畸变。

由欧洲8国14个实验室共同参与研究制定的"急性白血病MRD分析:国际标准和临床评价行动"(BIOMED1行动),针对与预后相关性较大的9种染色体畸变,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多重PCR方法检测MRD [4],使MRD的检测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质量控制。

多重PCR 初筛融合基因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目前的文献,在设计多重PCR检测融合基因时需考虑下列问题: ①在RNA水平上检测融合基因:由于大部分断裂点融合区长度超过10 kB,常规PCR较难扩增如此长的序列,而且大部分断裂点跨过一个或几个内含子,使得在DNA水平上确定这些融合基因变得繁琐和耗时。但如果以融合mRNA为模板逆转录出cDNA,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。②逆转录引物的设计:目前通常以随机引物或多聚dT引物逆转录cDNA,如设计融合基因特异的cDNA引物进行逆转录,可使特异性增强25-125倍。③增设"移位引物"(shifted primers)以减少假阳性发生:为排除假阳性结果,可在外引物的外侧再设计1对"移位引物",当巢式PCR结果为阳性时,再以1侧"移位引物"和另1侧内引物扩增原始模板,或在第1轮PCR后,以内引物为探针进行点杂交。

Ig/TCR基因重排的初筛

多重PCR初筛Ig/TCR基因重排的临床意义 在淋巴细胞早期分化过程中,Ig和TCR的VDJ基因发生重排,使得每个淋巴细胞均有一个特异性VDJ基因组合编码的Ig或TCR分子可变区。而在VDJ基因连接部,DNA片段的随机插入或缺失又增加了连接区序列的多变性。恶性肿瘤都是单克隆来源的,即同一患者的所有肿瘤细胞连接区的序列是一致的,因此可以作为肿瘤特异性标志。

以Ig/TCR基因重排为靶基因的优点是其在白血病中发生率较高,见于95%以上儿童ALL和约10%AML[1]。但30%-50%儿童白血病病程中,Ig/TCR分子可形成寡克隆或发生克隆演化,因此以此作为MRD追踪的标志,易出现假阴性结果。

欧洲BIOMED1行动以TCRD、TCRG、IGK(Kde)等3个基因以及TAL1缺失为靶目标,设计54对引物,25管PCR反应,其对ALL检测的覆盖率超过90%。随后再根据PCR产物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(allelespecific oligonucleotide, ASO)探针或引物进行MRD追踪[5]。结果显示: TCRD、TCRG、IgK/Kde基因重排在儿童preBALL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5%、60%和50%,在儿童TALL中为50%、90%和0%,同时存在两种基因重排的发生率: preBALL为70%,TALL为90%。欧洲BIOMED2行动则在BIOMED1行动的基础上,对多重PCR方法进行改良,设计107对引物,18管PCR反应,即可检测所有Ig/TCR基因重排[3]。

多重PCR初筛Ig/TCR基因重排应注意的问题 ①引物设计: Ig/TCR基因的V、D、J区数量多、变化大,针对每个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是不可行的。引物设计的原则是:在不同家族的V区保守序列上设计一条家族引物(family primer)作为上游引物,以J区保守序列上的共有引物(consensus primer)作为下游引物,可以减少PCR反应管数。另外,也可针对重排发生率高的V区设计引物。②结果分析: Ig/TCR基因PCR产物有多克隆(正常淋巴细胞在不同抗原刺激下经高频体细胞突变后的产物)、单克隆(来源于肿瘤细胞的一种重排)和寡克隆(来源于肿瘤细胞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重排),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难以将三者区别开来,目前常用异源二聚体分析和基因扫描分析Ig/TCR基因PCR产物,以鉴别单克隆淋巴细胞和多克隆淋巴细胞。异源二聚体分析具有方法简单、迅速、价廉等优点,敏感性约5%,但其结果易受多克隆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。基因扫描分析的敏感性可达0.5%-1%,但需要专门的检测设备。

MRD的追踪——荧光定量PCR

目前对MRD进行定量监测的方法有极量稀释法、竞争PCR、荧光定量PCR(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, FQPCR)等,但前两者有步骤繁琐、费时、费力,且易污染、不准确、灵敏度低等缺点。而FQPCR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。FQPCR方法结合探针和引物的合理搭配,以Ig/TCR重排、染色体易位断裂融合区为标志,可对急性白血病的MRD进行快速、精确的量化检测[4]。由欧洲10个国家26个实验室共同参与研究制定的“欧洲防癌计划——MRD的FQPCR检测”,通过以FQPCR方法对15种常见的融合基因进行检测,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MRD的FQPCR检测方法,以评价各个化疗方案的相对有效性。该标准化方法在儿童及成人ALL及AML中的检出率达30%-40%,在CML中超过95%[5]。

目前追踪MRD常用的靶基因及其临床意义

bcrabl融合基因 产生于t(9;22)(q34;q11),在儿童ALL的发生率为3%-5%[7],是儿童ALL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。Scheuring等[7]追踪了56例bcrabl融合基因阳性的ALL患者,经格列卫(STI571)治疗后,全部bcrabl水平均下降,但随后其中24例bcrabl水平又回升,这24例最后全部复发。分析显示:复发时间与bcrabl降至最低点时的水平、bcrabl回升的幅度和速度等相关。外周血bcrabl相对拷贝数的最低值高于或低于5×10-4者,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27天和83天;回升幅度高于或低于2个log值者,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22天和83天,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7和312天;回升速度超过或低于1.25 log/month者,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39天和157天。骨髓bcrabl相对拷贝数的最低点高于或低于1×10-4者,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26天和81天;回升速度高于或低于0.6 log/month者,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33天和157天。

telaml1融合基因 产生于t(12;21)(p13;q22),在儿童ALL中的发生率为25%[9],是预后良好的指标,应将其作为MRD监测的常规指标。Taube等[9]用FQPCR方法比较了talaml1和Ig/TCR作为靶基因的敏感性,结果发现两者敏感性一致。Pine等[10]追踪了24例telaml1阳性的儿童前BALL,其中4例复发,与初诊比较,复发时的肿瘤细胞核型、表面抗原及Ig/TCR基因重排均发生了改变,而telaml1融合基因则持续存在,且其DNA序列与初诊时相同,说明telaml1的表达较Ig/TCR稳定。

IgH基因重排 在BALL的发生率为95%[11],是目前BALL患儿MRD追踪的主要标志,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约30%-40%病例发生克隆演化,极易导致MRD检测结果呈假阴性。IgH寡克隆形成及克隆演化的发生机制为VV片段置换和VHDJH前体重排,但不累及DJ序列,因此应用特异性PCR引物扩增DJ区,可使克隆演化所致的假阴性减少。Donovan等[12]对151例儿童BALL的IgH重排进行扩增和测序。根据测序结果,在J区上的FR3区域设计7条探针,配合ASO引物,进行FQPCR,追踪了16例患儿IgH重排数量的变化。结果显示:取得持续完全缓解的10例患者,IgH重排的相对拷贝数从初诊时的5×103-5×105逐渐下降至低于检测水平(<10-4)。其余6例的IgH重排拷贝数虽然在治疗开始后有所下降,但随后逐渐升高,最终全部复发。
IgKKde基因重排 Kde (Kappa deleting element)是位于JκCκ区下游24 kb处的1个结构,能与Vκ、JκCκ内含子中的重组信号序列(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, RSS)发生重排。IgKKde重排作为FQPCR检测的靶基因有两个优点:①相对稳定,因Kde结构中参与重排的是RSS,其缺失后并不能发生再次重排,因此被称为"最后阶段的重排",另外其寡克隆发生率小于10%,且容易消失,不会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寡克隆形式的基因重排。②IgKKde重排只包含一个功能区(VκKde或RSSKde),以序列相对有限的功能区为模板设计ASO引物相对简单。Dongen等[3]的统计显示:儿童前BALL发生IgKKde重排者约50%,其中VκKde为69%,RSSKde为31%。Velden等[13]以IgKKde重排为靶基因,利用BIOMED1相关行动提供的多重 IgK PCR方法对77例儿童前BALL进行检测,结果显示与Southern blot符合率达91%,94% IgKKde重排在初诊和复发时是一致的。对8例复发患儿进行随访,其FQPCR结果与ASO探针的点杂交结果完全一致,且敏感度大于10-4。鉴于IgKKde重排在前BALL中的高发生率、高稳定性,以及FQPCR检测的高敏感性,提示IgKKde重排可作为BALL患者MRD追踪的较好指标。

BFM协作组[15]以Ig/TCR重排为靶基因,追踪240例ALL患儿的MRD,共观察T1(诱导后)、T2(巩固前)和T5(化疗后1年)等9个时间点,根据MRD水平将患儿分为3组:低危(LR)组(T1、T2两个时间点MRD均为阴性)、高危(HR)组(T1、T2两个时间点MRD水平≥10-3)和中危(IR)组(低危和高危以外患者)。结果显示: 3组的3年复发率分别为2%、75%和23%;MRD在T1转为阴性者的3年复发率远低于T2转为阴性者(2% vs 23%);IR组患儿T5时MRD阴性和阳性的3年复发率分别为10%和67%,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。因此认为,T1和T2的MRD水平对预测复发风险最有意义,T1的MRD可识别LR患儿,T2的MRD识别HR患儿,T5的MRD可预测IR患儿预后。

融合基因在白血病病程中表达稳定,无寡克隆和克隆演化形成的风险,初筛方法简便,但其在儿童白血病中的发生率较低;而Ig/TCR在儿童白血病中的发生率较融合基因高,但存在寡克隆和克隆演化形成的风险,必须根据每一病例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。因此,两者在MRD检测中有互补意义。

FQPCR追踪MRD需注意的问题

探针和引物的设计 由于每例白血病均有特异的Ig/TCR重排,因此探针和引物的设计是提高FQPCR特异性的关键。目前常用两类探针: ①ASO探针,即以Ig/TCR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共有引物进行PCR,扩增出标本中的肿瘤克隆,再对PCR产物测序,根据测序结果为每个病例设计1条ASO探针,然后配合两端的胚系引物进行FQPCR。ASO探针可排除其它淋巴细胞的干扰。②针对保守区设计的探针,即针对每个病例合成1条克隆特异性的ASO探针较昂贵,Verhagen等[14]人的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:他们选择在IgH的胚系J区设计探针和家族特异的下游引物,在多变的连接区设计ASO作为上游引物,进行FQPCR,从而实现对多变Ig/TCR的定量检测。此法较ASO探针联合胚系引物进行FQPCR更为敏感(前者为10-4-10-5,后者10-3-10-5),原因可能是ASO引物消除了正常淋巴细胞克隆与肿瘤克隆之间的竞争。

靶基因的选择 作为MRD动态监测的靶基因,应具备以下条件: ①在白血病中发生率较高。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能稳定表达。③特异性探针和引物的设计相对容易。而各种融合基因和Ig/TCR基因重排有各自的特点,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全面考虑,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。

检测范围的确定 由于FQPCR检测的高度敏感性,当样本中目的基因含量太低时,需要对定量值进行可信性分析。Ballerini等[15]以表达tam/aml1融合基因的Reh细胞株RNA为标准品,摸索tam/aml1的定量检测范围: 当把1 μg RNA稀释104倍时,可以检测到tel/aml1 cDNA的平均循环阈值(cycle threshold, CT)为37.8,各PCR反应管之间CT值的变异系数(coefficient of variation, CV)为0.8%-2.4%;但将RNA进一步稀释至5×104倍和105倍时,可检测到tel/aml1 cDNA的CT值超过40,其CV超过2.5%。此情况提示此定量结果并不可靠。因此靶基因的FQPCR检测范围及其定量值的可信度,应通过对标准品倍比稀释进行FQPCR,以获得CT值的CV来确定。

小 结

PCR作为MRD检测的重要方法,将白血病分子水平的改变与临床表现及预后联系起来,对白血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。然而,PCR技术本身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如每次反应检测的靶基因种类有限、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不同可导致结果的差异等,在判断其结果时,应结合临床和其它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。近年来发展的PCR基因芯片技术,综合了基因芯片技术高效、微型化、自动化,以及PCR技术敏感、特异的优点,将弥补单纯PCR检测MRD的不足。

MRD检测的目的是建立分子生物学水平的CR标准,以指导临床判断预后、制定治疗方案。为此,需要对大量病例进行长期随访。MRD检测方法学的建立和标准化,及其在全国范围的规范性使用,应与白血病的全国诊疗方案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。

 

 

  • 本文来自: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,转载请保留出处!欢迎发表您的评论
  • 相关标签:PCR检测  儿童  微小残留白血病  
  • 白血病中医治疗

  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,你还等什么?

    必填

    选填

    选填

    记住我,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

    必填,不填不让过哦,嘻嘻。

    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